東亞科技 | 轉基因品種合集
種子是農業的 “芯片”,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在轉基因玉米領域深耕細作,取得了顯著成果。其培育的多個轉基因玉米品種,憑借優異的特性,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持。
東單1331D--國審玉(轉)20231017
特征特性:抗亞洲玉米螟、粘蟲,耐草甘膦除草劑轉基因玉米雜交種。亞洲玉米螟室內接蟲鑒定,心葉、花絲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為高抗;田間接蟲鑒定,葉片和雌穗抗性水平為高抗,莖稈抗蟲性顯著優于對照。粘蟲室內接蟲鑒定,心葉抗性水平為高抗;田間接蟲鑒定,葉片抗性水平為高抗。耐除草劑鑒定,耐受4倍中劑量草甘膦。接種鑒定,高抗禾谷鐮孢莖腐病,抗灰斑病,中抗大斑病、絲黑穗病,感禾谷鐮孢穗腐病。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田間調查,出苗至成熟123.3天;高抗莖腐病、絲黑穗病,中抗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1.9%;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狀與受體品種相比無顯著差異。
產量表現: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統一試驗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2022年生產對比試驗平均畝產796千克,比受體品種增產4.2%。
適宜范圍:適宜在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大于等于10℃活動積溫在2650℃以上的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區種植。
東單1331K--國審玉(轉)20231018
特征特性:抗亞洲玉米螟轉基因玉米雜交種。東華北中晚熟區、黃淮海夏玉米區亞洲玉米螟室內接蟲鑒定,心葉、花絲和籽粒抗性水平為高抗;田間接蟲鑒定,葉片和雌穗的抗性水平均為高抗,莖稈抗性顯著優于對照。東華北中晚熟區接種鑒定,高抗禾谷鐮孢莖腐病,中抗大斑病、灰斑病、禾谷鐮孢穗腐病,感絲黑穗病;東華北中晚熟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田間調查,出苗至成熟130.0天;高抗莖腐病、絲黑穗病,抗大斑病,中抗灰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為0.4%;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狀與受體品種相比無顯著差異。黃淮海夏玉米區接種鑒定,高抗莖腐病,中抗小斑病,感彎孢葉斑病、鐮孢穗腐病,高感瘤黑粉病、南方銹病;綜合農藝性狀試驗田間調查,出苗至成熟105.0天;高抗瘤黑粉病,抗小斑病、莖腐病,中抗彎孢葉斑病、南方銹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為1.2%;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狀與受體品種相比無顯著差異。
產量表現: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統一試驗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2021年生產對比試驗平均畝產827千克,比受體品種增產3.2%。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統一試驗黃淮海夏玉米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2021年生產對比試驗平均畝產567千克,比受體品種增產3.0%。
適宜范圍:適宜在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大于等于10℃活動積溫在2650℃以上的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區種植。適宜在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陜西省關中灌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的黃淮海夏玉米區種植。

東單1902D--國審玉(轉)20251029
特征特性:抗亞洲玉米螟、粘蟲,耐草甘膦除草劑轉基因玉米雜交種。亞洲玉米螟室內接蟲鑒定,心葉、花絲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為高抗;田間接蟲鑒定,葉片和雌穗抗性水平為高抗,莖稈抗性顯著優于對照。粘蟲室內接蟲鑒定,心葉抗性水平為高抗;田間接蟲鑒定,葉片抗性水平為高抗。耐除草劑鑒定,耐受4倍中劑量草甘膦。東華北中熟春玉米接種鑒定,中抗禾谷鐮孢莖腐病、禾谷鐮孢穗腐病,感絲黑穗病、大斑病、灰斑病。東華北中熟春玉米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田間調查,出苗至成熟130.0天;高抗莖腐病、絲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感灰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為0.0%;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狀與受體品種相比無顯著差異。
產量表現: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統一試驗東華北中熟春玉米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2023年生產對比試驗平均畝產843千克,比受體品種增產3.0%。
適宜范圍:適宜在遼寧境內≥10℃活動積溫在2650℃以上的中熟春玉米類型區種植。
東單507D--國審玉(轉)20251030
特征特性:抗亞洲玉米螟、粘蟲,耐草甘膦除草劑轉基因玉米雜交種。亞洲玉米螟室內接蟲鑒定,心葉、花絲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為高抗;田間接蟲鑒定,葉片和雌穗抗性水平均為高抗,莖稈抗性顯著優于對照。粘蟲室內接蟲鑒定,心葉抗性水平為高抗;田間接蟲鑒定,葉片抗性水平為高抗。耐除草劑鑒定,耐受4倍中劑量草甘膦。東華北中熟春玉米接種鑒定,高抗禾谷鐮孢莖腐病,中抗大斑病、禾谷鐮孢穗腐病,感灰斑病、絲黑穗病。東華北中熟春玉米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田間調查,出苗至成熟129.8天;高抗莖腐病、絲黑穗病,中抗灰斑病、大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為0.6%;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狀與受體品種相比無顯著差異。
產量表現: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統一試驗東華北中熟春玉米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2024年生產對比試驗平均畝產836千克,比受體品種增產4.5%。
適宜范圍:適宜在東華北中熟春玉米區的遼寧省東部山區和遼北部分地區,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區,長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區,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南部部分地區、赤峰市、通遼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等部分地區,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下丘陵及河川中熟區和承德市中南部中熟區,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盆地區和中部及東南部丘陵區種植。
東單1775D--國審玉(轉)20251082
特征特性:抗亞洲玉米螟、粘蟲,耐草甘膦除草劑轉基因玉米雜交種。亞洲玉米螟室內接蟲鑒定,心葉、花絲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為高抗;田間接蟲鑒定,葉片和雌穗的抗性水平均為高抗,莖稈抗性顯著優于對照。粘蟲室內接蟲鑒定,心葉的抗性水平為高抗;田間接蟲鑒定,葉片的抗性水平為高抗。耐除草劑鑒定,耐受4倍中劑量草甘膦。黃淮海夏玉米接種鑒定,抗小斑病,中抗莖腐病,感鐮孢穗腐病,高感彎孢葉斑病、南方銹病、瘤黑粉病。黃淮海夏玉米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田間調查,出苗至成熟102.3天;高抗瘤黑粉病,中抗小斑病、彎孢葉斑病、莖腐病,感南方銹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為0.0%;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狀與受體品種相比無顯著差異。
產量表現:參加國家玉米品種統一試驗黃淮海夏玉米品種綜合農藝性狀試驗,2023年生產對比試驗平均畝產655千克,比受體品種增產4.8%。適宜范圍:適宜在黃淮海夏玉米區的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陜西省關中灌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等夏播種植。




